1)一段時間以來,我時不時看到有人在網上鼓吹一種“躺平”理論。
2)什么是“躺平”?大概就是,不努力,也不奮斗,得過且過,維持最低的生存條件即可。其實,就個人來說,選擇什么樣的生活方式,都無可厚非。不想在大城市生活,想回農村?沒問題。在一段時間內,不想結婚、不想買房、不想加班?也沒什么問題。一個成年人,只要不違法亂紀,不違反社會的公序良俗,不給別人添堵,想怎么過就怎么過,這沒有任何問題。當然,前提條件是,一種選擇就意味著一種結果,做了某種選擇就要接受某種結果,只要自己能接受、不糾結、不后悔,就可以了。
3)但是,就整個社會來說,不能鼓吹“躺平”的思想,更不能把“躺平”浪漫化,尤其是年輕人,不能迷信“躺平”的“美好”。
4)有人可能會說,房價這么貴、彩禮這么高、工作這么累,我為什么要買房、要結婚、要努力工作?其實,買不買房、結不結婚,跟真正的“躺平”并沒有必然聯系。真正的“躺平”,是不工作、不努力、不奮斗,這是一種消極的人生狀態,也是一種極其負面的思想傾向。
5)對個人來說,年紀輕輕,就“躺平”,去做“網吧大神”,游戲一打一個通宵,泡面吃一桶又一桶,這很爽嗎?至少我不覺得有多爽。虛擬游戲能帶來多少快樂,當我們回到現實就會覺得有多么落寞。那種邋遢、潦倒的生活,既不健康,也不可持續。一兩個月在網吧當“大神”的,也許有,一兩年的,也許也有,但是,你見過一二十年在網吧當“大神”的嗎?
6)對家庭來說,一個徹底“躺平”、不思進取的孩子,絕對是父母心中的痛。我們也為人父母,不求孩子富貴、顯達,但是,起碼得有健康的身心,得有正常的生活。如果在此基礎上,還能為家庭、為親友、為社會做一點點力所能及的貢獻,就太好了。面對完全“躺平”的孩子,哪個父母能甘心?
7)對于國家和社會來說,我們更不能接受“躺平”的思想。從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算起,過去185年,我們這個國家、這個民族,吃了多少苦?要是人人都“躺平”,那么,在晚清,我們就成了帝國主義列強的殖民地了;在抗日戰爭時期,我們就亡了國,今天,我們的孩子就要說日語了。有幾個中國人能接受?
8)青年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未來。青年人的狀態,就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未來的狀態。今天,無論是強國建設、民族復興,都還有大量的工作要做。美西方卡我們脖子,想延緩我們發展的步伐,甚至要逆轉我們的發展勢頭。這真的是,“是可忍,孰不可忍?”我們怎么能“躺平”?環顧中國四周,世界并不太平,美軍在中國周邊有那么多的軍事基地,“臺獨”分子整天妄想分裂國家,東邊的日本,軍國主義幽靈隨時都有復活的危險。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怎么能睡得安穩?我們怎么能“躺得平”?我們有幸生活在今天,而不是晚清、不是抗日戰爭時期,甚至不是抗美援朝時期,這是我們的幸運。但是,不要忘了,我們能有今天的幸運,是我們之前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奮斗、犧牲的結果。我們既然享受了這種幸運,就應該努力讓這個國家、這個民族在我們手中變得更好,就應該把一個更好的中國傳遞給我們的后來人。
9)有人說,我不關心“大國崛起”,我就想好好躺著。但是,如果人人都躺下去了,哪還有什么“大國崛起”?沒有了“大國崛起”,我們不就又有可能再次退回到近代那一百多年任人欺凌、任人宰割的危險境地了嗎?“大國崛起”,終歸是為了讓我們每一個“小民”都過得更有尊嚴、更有幸福感。“大國崛起”,也是需要我們每一個“小民”都參與其中,各盡各心,各盡各力。
10)確實,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苦,沒有哪一代人真的很容易。如果累了,就休息休息,如果感覺到苦,就放松放松。這幾年,全國多數地區房價都有所下跌,通過以“時間換空間”的方式,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去風險”工作完成了不少。從發展經濟的角度,需要房地產健康發展。從保障民生的角度,房價出現階段性回調、房價相對于工資有所下降,這是好事。此外,今天的中國,仍是創新、創業的沃土,雖然互聯網的“紅利”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有所消退,但是,人工智能的紅利方興未艾,圍繞新質生產力的創新、創造和創業,前景廣闊,機會眾多。今天的中國社會,還遠遠沒有到“階層固化”的地步。對于普通人來說,通過讀書、通過創業,依然有大把可以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
林則徐在“虎門銷煙”之后,最終被清廷推出來背鍋,在他被貶往新疆的途中,他寫下了那兩句詩,“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沒有“躺平”,他在新疆期間,看到了沙俄和大英帝國覬覦新疆的巨大威脅,他走遍天山南北,繪制了詳細的地圖。后來,他在湘江船上,將這些資料傳給了左宗棠。多年后,在新疆面臨即將被從中國永久分裂出去的巨大風險時,他力排眾議,甚至抬棺出征,最終,平定了叛亂,收復了天山南北。曾國藩的兒子,晚清著名外交官曾繼澤也在左宗棠大軍的支持下,在談判桌上與沙俄據理力爭,收回了伊犁地區的部分領土。
說實話,我們這個多災多難的民族,真的沒有“躺平”的資本。
把目光拉回現代,任正非老爺子,七八十歲的時候,女兒被加拿大政府扣押,華為公司遭遇美國一輪又一輪的極限制裁,二十多萬員工、無數的上下游合作伙伴,“嗷嗷待哺”。任正非也沒有“躺平”,他用一架被打得千瘡百孔的二戰時轟炸機作比喻,激勵華為全體將士,要有質量地活下去?,F在來看,華為不僅活下來了,還幫助中國芯片、操作系統等行業打開了新局面。
不可能每個人都是林則徐、都是任正非,但是,我們又怎么知道,自己不可能是林則徐、任正非呢?尤其是今天的年輕人,不經過努力、不經過奮斗,你們怎么會知道自己的潛力有多大、自己能為這個國家和民族做出多大的貢獻呢?即便我們最后成為不了林則徐、任正非,但是,我們只要保持身心健康,能夠自食其力,在此基礎上,還能照顧好身邊的人,這也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這也是我們大多數普通人的一生。這樣的人生,也比徹底“躺下”、也比當一個“網吧大神”要好。
所以,還是那句話,如果累了,就好好休息下。休息完了,該做什么做什么。在今天的中國,人人都“躺平”,那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持續的。人生的價值和意義,終歸在于奮斗、在于責任、在于把自己活成自己想象中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