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里文化惠民啟示①|讓群眾愛上文化,需求是核心,惠民更要悅民
來源:廈門小魚網 發布時間:2025-09-08 09:20:03
? ? ?生活在湖里是幸福的。”
? ? 當廈門市湖里區社區文化藝術協會會長張雅坤聽到有居民自豪地說出這句話時,她最大的感受是,湖里文化惠民活動給了居民滿滿的文化自信。
? ? 這種自信不只來自于湖里區的文化“惠民”,還在于“悅民”。
? ? 近年來,湖里區積極創新路徑,破解傳統文化惠民往往“叫好不叫座”的難題,走出一條“惠民更悅民”的特色之路。
? ? ? ? ? ? ? ? ? ??

? ? 湖里區圖書館將分館開進社區,圖為位于殿前街道嘉福社區的分館。澎湃新聞記者王岱玉圖
? ? 澎湃新聞近日走訪發現,湖里區文化“悅民”的本質,是讓居民成為文化惠民的主角和“主人”,自發愛上文化。正如湖里區委宣傳部一級主任科員徐淑純所說,文化惠民的核心是“讓居民在文化中找到歸屬感”。
? ? 為此,湖里區探索出工作上的三個創新:場景創新是做到文化全覆蓋,“讓居民隨時隨地能參與”;機制創新是以“群眾需求”為核心,推出“群眾點單、社區選單、專家接單、受眾評單、政府買單”的工作機制;成效創新是讓文化活動凝聚民心,推動解決基層治理難題。
? ? “看別的地方的文化惠民工作,我們是專家。但在廈門、在湖里,很多在別的地方要提倡的、要推廣的,湖里已經做到了,而且做得很細、很實、很好。”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文化和體育社會工作委員會總干事、青少年與學校社會工作委員會副總干事吳國新近日向澎湃新聞表示,目前正在申請把中國社區羽毛球比賽的決賽放在廈門舉辦。
? ? 1.場景創新:“全”和“近”是關鍵詞
? ? “全”是湖里區文化惠民的一個關鍵詞。湖里區為居民提供豐富的文化服務,秘訣之一是“全覆蓋”——跳出文化館、圖書館等單一陣地,將服務融入居民的生活日常,并覆蓋“老中青少”人群,讓更多群眾在“家門口”就可以享受到多樣的文化服務。
? ? 從居民每天的文體休閑,到傳統非遺場景、潮流文旅;從邊邊角角的城市綠地和口袋公園、城中村承載兩三代人記憶的NBA屋頂籃球場,到拍賣公司的高品質藝術品展覽空間,一起構建起湖里區的“15分鐘公共文化服務圈”。
? ? 五緣大橋位于廈門島東北部,大海在這里形成一片寧靜的海灣。清晨,水面波光粼粼,很多居民正排隊等候登上帆船或游艇,感受水上運動的魅力。
? ? 大橋下的空間也被有效利用,建成了擁有籃球場、五人足球場等設施的體育公園。海風的吹拂下,一群群居民或分組打比賽,或和親友一起運動。這些高標準的運動設施,每天有長達7小時的免費使用時段,成為附近社區居民健身運動的寶藏場地。
? ? ? ? ? ? ? ? ? ? ??

? ? 8月20日,五緣灣的海邊五人制足球場上,一名小朋友在踢球。澎湃新聞記者王岱玉圖
? ? 每天早晨,在湖里區奧林匹克諾斯蒂文化體育公園,幾十名太極拳學員在非遺傳承人陳國太的帶領下,一招一式打起太極拳。他們中有上班族、退休教師、企業負責人,還有年輕的大學生。
? ? 2017年,陳國太從太極拳發源地來到廈門,致力于太極文化的公益推廣。7年時間,從街道社區到體育公園,他開展的公益培訓不下千場,讓太極拳這一傳統文化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屬,吸引了眾多年輕人加入,從清晨6時起就開啟活力滿滿的一天。
? ? 廈門五緣灣文體旅發展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副總經理張雅瑩介紹,在五緣灣片區,針對環灣8公里漫步道年久出現的沙化、凸起問題,團隊進行了系統性修復,讓市民跑步、騎行時腳下更安穩;針對市民游客“買水難、飲水難、存物難”的痛點,在周邊增設了19臺自動售賣機、6臺直飲水機和3處箱包寄存處;還對沿線路燈進行全面更換,讓夜間休閑運動多了份安全保障。
? ? 在湖里區,這樣的基礎設施升級,與公園和運動場地建設互相配合,共同編織成一張覆蓋運動、休閑、補給的便民惠民服務網絡,讓“在家門口享受優質服務”的愿景變為現實。
? ? “近”是湖里區文化惠民的第二個關鍵詞。正因為將文化場館建在身邊,社區居民才覺得方便,并樂于參與,積極融入。
? ? 據統計,湖里區2022-2025年共投入約5000萬元,新建或改建全民健身場地設施165處。截至目前,湖里區體育場地面積共有358萬平方米,人均體育場地面積3.56平方米/人,實現全民健身設施網絡和城市社區15分鐘健身圈全覆蓋。
? ? ? ? ? ? ? ? ? ??

? ? 湖里區燈塔公園融合抗日紀念、觀景、歷史、文化等多種元素。澎湃新聞記者王岱玉圖
? ? 在湖里區,15分鐘覆蓋的不只是健身運動圈,還有公園綠地圈。目前,湖里區已建成包括口袋公園在內的28個公園。
? ? 湖里區金尚路和枋湖南路交叉路口,帶狀公園里高低起伏、如同波浪一樣的特色泵道,成為一個“網紅”打卡點。騎自行車的兒童,以及滑板、輪滑愛好者,都來這里感受運動活力。
? ? 而這只是湖里區精心打造的眾多公園之一。湖里區市政園林環衛中心主任陳順利表示,人民城市為人民,要把最好的空間留給老百姓,打造供居民文化休閑的空間。湖里區根據百姓的需求,征求百姓的意見,依托湖里區的自然生態打造公園,遵循公益、開放、共享的原則,將體育、文化等項目融入到公園中,在公園里開展親子讀書會、書畫展、籃球比賽等惠民活動。
? ? 近年來,湖里區通過文化惠民工程,堅持推廣全民閱讀。目前,全區已建成覆蓋區、街道、社區三級的圖書館服務網絡,打造“處處有書香,伸手可閱讀”的文化惠民服務。僅2025年,該區就已經新建23家基層圖書流通點,舉辦各類公益閱讀活動271場次,吸引2.92萬人次參與。
? ? 殿前街道嘉福社區居委會壓縮辦公區,騰出空間,辦起一座正規的圖書館,成為湖里區圖書館的首批社區分館之一。
? ? 這座社區圖書館設置有多個書架和不同的閱讀區,還為兒童專門設置繪本書架和英文書籍書架。此外,館內專門設有兒童地臺、沙發和讀書桌等,滿足不同人群的閱讀需求。
? ? 在湖里區興園社區,小區書屋設在居民樓一樓的架空空間,沒有圍墻,24小時開放,居民自助借閱,誠信歸還,捐贈流通。
? ? ? ? ? ? ? ? ? ??

? ? 8月21日,居民在湖里區興園社區一處“小區書屋”借書,這個書屋位于居民樓一樓,沒有圍墻,也無人值守。澎湃新聞記者王岱玉圖
? ? 湖里區圖書館還進一步創新,配合當地蔡塘學校實施“家庭圖書室”計劃,共建“書香家庭圖書室”。2023年,湖里區圖書館為蔡塘學校提供1萬冊圖書,建設首批70個家庭圖書室,每個家庭獲得100冊圖書,余下的3000冊用于更換。
? ? “真正要做到‘書香湖里’,就需要處處有書香。”湖里區圖書館館長尤藝成表示,“我們希望最終能達到這樣的效果——伸手可閱讀。市民隨時想閱讀,就有一個閱讀的空間在、一個點位在。”在閱讀空間點位鋪開的基礎上,湖里區圖書館“把活動再撒下去”,進行閱讀推廣。
? ? “高品質”是湖里區文化惠民的第三個關鍵詞——為居民引入高品質藝術展館和高級別藝術體驗。
? ? 位于高崎國際機場邊的湖里區海絲藝術品中心,就是其中之一,它讓高端藝術、非遺精品、藝術品拍賣等不再是遙不可及的觀賞品,而是通過創新模式引進來,再深度融入社區肌理。
? ? 百里千刀一斤漆。中國是大漆藝術的發祥地,至今已有8000多年的歷史。一件優質的漆器需要匠人們一層層髹(音xiū)涂上大漆,再經歷打磨、漆線雕等工序,經年累月,精巧繁復,藏著生活的詩意、美學和匠人精神。
? ? 此前皇家、貴族才大量使用的漆器,現在已在湖里“飛入尋常百姓家”。位于海絲藝術品中心的漆寶齋非遺館,已經加入湖里區的文化惠民工程,定期舉辦漆線雕藝術活動、漆藝非遺成果展和藏品展,向大眾展示中國八千年漆藝文化和歷史、魅力。漆寶齋還送“文化”上門,主動將漆藝相關非遺帶進社區,帶進學校。
? ? ? ? ? ? ? ? ? ??

? ? 漆寶齋非遺館將大漆藝術用于開發潮玩,吸引年輕居民關注。湃新聞記者王岱玉圖
? ? 據統計,湖里區當前擁有38項非遺項目,年均開展超500場體驗課,“惠和影雕”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這項國家級非遺技藝被譽為“石上繡花”,曾驚艷世界,如今得益于湖里區文化惠民工程,入駐惠和石文化園,不定期地面向居民免費開展非遺體驗課。
? ? 惠和石文化園向居民開放的文化體驗還有更多,包括展出隋唐等朝代的眾多精美石像、當代知名石雕作品,開發“石尚文創”等,將閩南石雕文化以可觸、可感、可親的方式,融入現代城市生活,讓年輕人愿來、愿學,讓非遺技藝從展柜走向市井,讓文化惠民從理念落地為日常。
? ? 距離海絲藝術品中心不遠處的保利廈門國際拍賣有限公司,一場“高端藝術進社區”的文化惠民實驗也在同步展開。
? ? “太美了!”參觀者中不時有人贊嘆。這是保利(廈門)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構建的藝術展示中心,正免費展覽著一批古董和現代藝術家的畫作,其中一些還是即將拍賣的拍品。這既給市民提供了感受藝術之美的機會,也為保利廈門拍賣公司帶來了人氣和流量。
? ? 該公司總經理陳珊介紹,她和同事們試圖打破空間與心理的雙重壁壘,將這處新空間打造成免費開放的藝術綜合體,引入藝術品展覽、花藝課、親子繪畫等活動。
? ? 而類似的公共文化空間在廈門市湖里區還有很多。華美文創園、海絲藝術中心、紅頂藝術中心等均開辟專門空間,展示高品質的藝術作品,構建藝術家與公眾對話的獨特場域。
? ? ? ? ? ? ? ? ? ??

? ? 繪畫愛好者在保利廈門國際拍賣公司展覽館臨摹。保利廈門供圖
? ? 值得注意的是,湖里區文化惠民服務充分考慮特殊人群的需求。嘉福社區針對外來務工子女舉辦夏令營,圍里社區居民在百年古厝中開辦純閱讀公益書屋,豐富孩子們課余生活,助力他們融入城市;后浦社區組織臺青參與閩南語大賽,促進兩岸青年文化交流……
? ? 湖里區以運動、讀書、非遺傳承等多元場景,實現文化惠民“無死角”覆蓋,讓居民找到屬于自己的文化樂土,真正實現從“惠民”到“悅民”的跨越。
? ? 2.機制創新:以群眾需求為核心,發動更多力量參與
? ? 湖里區文化“惠民”如何變“悅民”?在廣受當地群眾歡迎的文化惠民課程中,也能找到答案。
? ? 這些課程的設置以“群眾需求”為核心,通過湖里區創新推出“群眾點單、社區選單、專家接單、受眾評單、政府買單”的工作機制,構建起“多元協同”的保障體系,提供了一個體量豐富的“文化超市”。
? ? 在這個體系里,調研先行,精準匹配、聚焦群眾的普遍需求,是開設惠民課程的前提。
? ? 2024年,前期問卷調查顯示,僅湖里街道濠頭社區就有457名群眾點單了民族舞、古典舞和廣場舞課程,因此,湖里區就在濠頭社區開辦了相應的舞蹈課。每次課堂上不僅學員全員到課,甚至還來了許多“蹭課”的學員。
? ? 在“專家接單”環節,湖里區更是發動和組織社會力量參與進來。近兩年,就有新華書店、仙岳書院、惠和石文化園等9家文化企業、社會團體攜帶文化服務項目加入,為群眾提供了503節公益培訓課程,形成內容豐富的統一課程表。
? ? ? ? ? ? ? ? ? ??

? ? 8月23日,武術愛好者在仙岳書院學習詠春拳。仙岳書院加入湖里區文化惠民,推動全民經典閱讀、民風建設等活動。澎湃新聞記者王岱玉圖
? ? 湖里區還廣泛動員轄區各個藝術協會和文藝團體,派出優秀骨干組成師資力量,每年都有近百位專業教師參與接單授課,其中不乏國家級和省級的專家,他們一方面以文藝志愿服務的方式走進社區,零距離為群眾提供服務;另一方面也在深入基層、走進群眾中體驗了生活,汲取了創作的源頭活水,達到了“雙向奔赴”的效果。
? ? 場地保障上,湖里區充分發揮街道、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的作用,對場地統一安排調度使用,并動員社區志愿者、學員積極參與場地管理服務,實現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相互受益,較好地解決了以往有場地沒活動、活動多爭場地等問題。
? ? “受眾評單”則充分發揮湖里區的信息平臺作用。活動開展前,該區借助專業技術團隊力量,在“湖里頭條”公眾號上開辟“文化惠民公益培訓”服務,將“課程安排、師資簡介、報名須知、錄取名單”等信息一并公布,方便群眾“一鍵式”了解活動,足不出戶進行選單、點單;活動開展后,學員還可以對文化惠民的活動組織、社區服務、教學效果等進行打分評定。
? ? 湖里區為什么要這樣不遺余力,又花樣翻新地做文化惠民活動?
? ? 湖里區委宣傳部一級主任科員徐淑純日前向澎湃新聞介紹,在2023年調研中,“群眾渴望擁有定制化的文化課”“藝術協會(團體)渴望擁有學習、展示、交流平臺”等訴求不斷被提出,而且湖里區各級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場地都建設得不錯,“讓藝術家走進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為群眾授課,不僅能夠更好地發揮、充實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的作用和內容,而且還能搭建藝術協會服務社會、服務群眾的橋梁,更好地為群眾開展惠民服務”,這一理念日益清晰,于是,湖里區“文化進萬家·走進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文化惠民活動應運而生。
? ? ? ? ? ? ? ? ??

? ? 8月22日,一名游客在惠和石文化園體驗拓印技藝。澎湃新聞記者王岱玉圖
? ? 三年來,湖里區文化惠民活動為群眾提供了音樂、美術、舞蹈、攝影、非遺、體育等15大門類7234節公益文化培訓課程,惠及16.6萬余人次,學員滿意度超過99%,滿足群眾多樣化、多層次文化需求。
? ? 這是文化惠民,更是“悅民”。“民有所呼,我有所為”——這些努力背后,是湖里區領導班子堅持執政為民的赤誠之心。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文化和體育社會工作委員會總干事吳國新近日表示,他感受到廈門有一種做實事、實干的精神。
? ? 3.成效創新:文化服務為基層治理賦能
? ? 不同于一些地區“一陣風”的文化進社區活動,湖里區的文化惠民在探索中實現“服務-參與-認同-反哺”的良性循環。
? ? 在湖里區,文化活動已然成為凝聚民心的“強磁場”。
? ? ? ? ? ? ? ? ??

? ? 馬垅社區在城中村建起籃球場,并舉辦社區聯賽“村BA”,美國NBA派出球星“白巧克力”賈森·威廉姆斯來傳授球技。馬垅社區供圖
? ? 湖里區精心打造的廈門元宵民俗文化系列活動、社區文化藝術季、城市誦讀季等品牌文化活動,吸引了不同年齡段、不同職業的居民踴躍參與。
? ? 在活動籌備與組織過程中,社區居民積極擔任志愿者,從活動策劃、場地布置到現場秩序維護,處處都有居民的身影。在社區文化藝術季中,社區文藝團隊主動請纓,承擔起節目編排與表演任務,居民們從文化活動的享受者變成了參與者、創造者。
? ? 這種深度參與,極大增強了居民對社區的認同感與歸屬感,以往鄰里間的陌生感逐漸消散。大家因共同的文化愛好走進居委會和活動中心,交流增多,認同感增強,關系愈發緊密,實現“文化—認同”的轉化,也為社區治理奠定了堅實的群眾基礎。
? ? 在金安社區,一位參加社區舞蹈隊課程的老人說,她因為工作的原因,多年前從東北老家來到廈門湖里,現在孩子都在外地。以前對門鄰居可能都不認識,現在社區里熟悉如一家人,“如果不是舞蹈隊,我可能就在家里不出來,或者去打麻將了。心情也不會像現在這么好!”
? ? ? ? ? ? ? ? ??

? ? 后浦社區舉辦閩南語歌唱比賽,吸引兩岸青年參加。澎湃新聞記者王岱玉圖
? ? 后浦社區的閩南語歌唱比賽,是湖里區文化惠民從“普惠服務”走向“精準悅民”的生動實踐,受到在廈門工作、生活的兩岸青年的歡迎,甚至有來自漳州和更遠地方的歌唱愛好者趕來參賽。這也給后浦社區夜市增添了更多人氣。
? ? 大賽的評委之一、青年女高音歌唱家郭源源表示,閩南語歌手比賽意義非凡。閩南語歌曲里的鄉愁、溫情,是海峽兩岸共通的文化基因,是對“兩岸一家親”最鮮活的詮釋之一。在活動中,她還發現,北方選手雖然母語非閩南語,卻很用心地模仿,反復揣摩韻味,把閩南語歌曲唱出真摯情感。
? ? 從文化傳承來看,閩南語歌唱比賽是閩南語文化“活態傳播”的重要載體,以“傳唱”為核心,讓《愛拼才會贏》《歡喜就好》等經典曲目,以及社區居民原創的《后浦鄰里情》等本土歌曲走進日常。
? ? ? ? ? ? ? ? ??

? ? 8月22日,坂美民俗文化園沐浴在夕陽下。澎湃新聞記者王岱玉圖
? ? 據考證,坂美是廈門島內唯一的石姓聚居村落。坂美民俗文化園位于檳城道以東、橫一路以南,有石時榮宅、石大春宅、石氏家廟等5處不可移動文物。
? ? 在文化惠民活動落地層面,坂美民俗文化園尊重傳統,活化民俗,鼓勵坂美村民自主策劃祭祀紀念儀式,將石氏家廟這一承載鄉土記憶的文化符號與現代公共文化服務相結合,讓石氏家風家訓在當代煥發活力。坂美民俗文化園還為防范非法集資宣傳片的拍攝提供獨特場景、場地,將防范非法集資知識融入閩南傳統建筑、非遺技藝展示等文化場景中,以文化資源服務民生的主旨,通過“潤物無聲”的方式筑牢群眾財產安全防線。
? ? ? ? ? ? ? ? ? ?

? ? 2025年8月8日,湖里區在坂美民俗文化園開展非遺進社區、進校園活動。湖里區文旅局供圖
? ? 此外,坂美民俗文化園聯合湖里區非遺傳承人開展“民俗體驗課”,教學生們手工制作王船模型,讓非遺從“櫥窗展示”轉變為“生活美學”,更以“春風化雨”的方式筑牢文化自信根基。
? ? 湖里區的“文化惠民更悅民”不只是靠宏大的場館或熱鬧的活動,更是靠調研和精準對接社區每個群體的需求,讓居民主動參與,讓文化融入生活。
? ? 居民從“不得不來”變成“我想再來”,從“享受服務”變成“創造文化”,這是湖里文化“悅民”最真實的體現。
? ? 湖里區社區文化藝術協會會長張雅坤在一次發言中說:“當我聽到學員們自豪地說,生活在湖里是幸福的,我最大的感受是,湖里文化惠民活動給了生活在湖里的人滿滿的文化自信。”
相關話題
- ·湖里文化惠民啟示①|讓群眾愛上文化,需求是核心,惠民更要悅民2025-09-08